1.碳
為了提高焊接性能,應將C降低,控制在w(C)=0.03%-0.10%。
2.錳
錳在焊縫中可脫氧和脫硫,對焊縫的韌性和抗裂性有利。但Mn含量過高,會增加鋼的硬度,使焊絲粒拔及纏繞困難,Mn過高,會降低焊縫的抗應力腐蝕能力,應控制在w(Mn)<1.6%以內。對于H2S較高的油、氣輸送管線,要求w(Mn)<1%。
3.氮
氮化鐵對鋼材的韌性不利,而在鋼用鈦作合金化處理時,氮又有用,與氮生成TiN顆粒?刂苭(N)在低水平(<0.010%)就可以了。
4.氧
氧化物夾雜不利于鋼的韌性。要求高韌性焊絲的w(O)≈0.02%,也有要求w(N)<0.01%,甚至是低于0.001%的水平。
5.硫和磷
應使用新的冶金技術,使w(P)≤0.01%,w(S)≤0.001%。
6.硅和鋁
硅和鋁為脫氧劑,但它們對鋼的韌性不利,應控制其含量。w(Si)≈0.20%-0.40%,w(Al)≈0.020%-0.055%。
7.鉬
鉬是固溶強化元素。鉬在w(Mo)≈0.40%時,能促使焊縫針狀鐵素體和多邊鐵素體的形成,有利于提高焊縫韌性。但過高時,會使焊縫硬度顯著提高。應控制鉬含量為w(Mo)=0.20%-0.40%。
8.硼
少量的硼有利于細化晶粒。W(B)=0.0001%-0.0008%較佳。
9.鈦
鈦和氮生成高溫不易溶解的TiN顆粒,能阻止奧氏體晶粒長大,改善焊縫韌性。W(Ti)=0.01%-0.03%較佳。
更多知識請關注河北鑫宇焊業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: